總氮超標、氨氮超標是污水處理中的常見問題,作為無二次污染、低成本工藝,微生物脫氮技術備受歡迎和使用。筆者帶你一起來了解一下廢水中的氮。
通常我們所說的水中的總氮包含了哪些氮呢?用一張圖告訴你
總氮脫除原理是什么
在總氮脫除過程中,有機氮通過氨化作用被氨化菌吸收轉化為氨氮,氨氮繼而通過硝化作用被硝化菌吸收轉化為硝態氮和亞硝態氮,最終硝態氮和亞硝態氮通過反硝化作用被反硝化菌吸收轉化成氮氣,實現總氮的脫除。
影響總氮處理效果的因素
從原理上上,影響總氮脫除的因素主要有菌劑、營養劑和生物載體三大類及外界環境。
常見的菌劑類包括:硝化菌(氨氮降解菌)、反硝化菌(總氮激活菌)。
常見的營養劑包括:碳源類(乙酸鈉、葡萄糖、甲醇、復合碳源等)、微生物促生劑(微量元素、生長因子等)、生物酶(蛋白酶、纖維素酶、脂肪酶等)等。
常見的生物載體:無機生物載體(沙子、陶瓷、活性炭等)和有機生物載體(樹脂、塑料、纖維等)。
外界環境(水溫、pH、溶解氧、鹽度、抑制物質(毒性))等。
可根據上述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作相應的補充及調節。但不同行業的水質特性不同,營養劑和菌劑也不是隨隨便便補充就可以了,還需要結合現場工藝、水質特征、水量、微生物活性等方面進行評估。建議在采購相應產品時,選擇有配套技術服務的公司,進行技術評估或是給出指導性建議,實現總氮達標排放的同時,為企業降成本。